企业文化

荷花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唐 · 孟浩然)

月到中秋圆


月到中秋圆(诗词里的中国节·中秋)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四季中的秋季之仲,故又称秋节、仲秋节。“皎皎秋空八月圆”,月圆象征团圆,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寄托着思念故乡、亲人之情,承载着丰收、幸福的祈盼。

  中秋节历史悠久,在众多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中具有独特的情致。

  赏月·万里见明时

  中秋月

  张  祜(唐)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一词出现的时间很早,《周礼》中就载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等活动。到了唐代,月夜时分吟诗、泛舟渐渐从文人雅士的一时风尚变为民间习俗,在时间上尤向八月十五集中。届时,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与月有关的活动十分盛行。

  唐诗中有不少名篇直接以“中秋”或“八月十五”为题。除了张祜的这首《中秋月》,还有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司空图《中秋》中的“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等。

  秋夜赏月的各种活动也反映在后世丹青高手笔下。明代仇英的《赤壁图》描绘了苏轼携友泛舟赏月、夜游赤壁的场景,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秋高气爽、月光如银的夜晚融入令人陶醉的画意之中。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琼台玩月”,则展现了清代宫廷赏月的情景。

  团圆·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  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作诗、吟月作赋的传统由来已久。《诗经》中“陈风·月出”以月亮为起点,写相思之美,将月的皎洁与爱的纯洁作了生动联想。

  美满团圆是月亮自然美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情结。以中秋月明入诗赋,成为经久不衰的诗风。《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更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苏轼此后两年有《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诗云:“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所向之祝长久、共婵娟者,更由亲人扩大到朋友了。

  食俗·万象为宾客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很多,最常见的是一家人共赏明月、享用月饼。在东北地区,人们多称中秋节为“八月节”,这一天,远在外地的游子要尽量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江苏南京,人们选择家人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在浙江杭州,西湖及周边群山是人们览胜的绝佳去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景致令人神往。

  一些画作也描绘了中秋的美好时刻。南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勾勒了中秋亲友相聚的美好图景:满月当空,风来疏竹,乐声袅袅,美酒在杯,亲朋对饮。明代文徵明《中庭步月图》是表现文人月夜访谈的代表作,展现了画家与来客小醉后于秋天庭院中赏月话旧的雅会,寂静而明亮的月光,携无限情思,于画面之上浮现。

  就像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一样,中秋节吃月饼也是我国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明代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明代以后,月饼作为节令食品,在用料、口味和样式上不断丰富,就连制作月饼的工具——月饼饼模也衍化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民间工艺品。

  哲思·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李  白(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亮曾引发无数诗人对人生、宇宙的哲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明月的永恒和人生流变作了对比与深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也同样发出了明月长而人生短的感喟。“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则使用《天问》体,将关于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编织为一个整体,并向月亮发出一个个饶有风趣又耐人寻味的疑问。

  如今,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等。千年来我们关于奔月、登月的想象,正成为近在咫尺的现实,但想象自然、欣赏自然的悠久传统仍将与中秋节相生相随,历久弥新。《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9日 07 版)

来源:人民网

推荐新闻


开展节前专项检查 筑牢双节安全防线

9月底,集团安全设备部先后赶赴南通、苏州、南京等区域开展大型机械暨节前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塔吊、施工升降机、吊篮、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脚手架等内容,及时发现多类安全隐患。安全总监张岳要求各项目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所属区域及分公司需全程监督整改执行,跟踪整改进度与质量,确保节前所有隐患整改到位,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守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决胜“首批并网”倒计时——山阳光伏发电项目攻坚冲刺侧记

9月26日,扬州宝应山阳镇的初秋已略点凉意。该镇沿湖村700亩的连片水塘上,初具规模的光伏阵列泛着幽蓝色的光芒,与以往不同的是,工地上的喧嚣正逐渐被一种有条不紊的紧张所取代。距离 “10月30日首批光伏方阵并网”的关键节点仅剩30多天,集团首个光伏柔性支架渔光互补项目的建设现场已然进入最后的冲刺读秒阶段。


宝应县广洋湖镇现代渔业光伏融合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启安大厦顺利举行

9月26日,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电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与宝应县广洋湖人民政府、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宝应县广洋湖镇现代渔业光伏融合示范项目》会谈及项目签约仪式在启安大厦顺利举行。


集团团委举办《四季乐韵——中外古典名曲品鉴》专题讲座

9月27日,集团团委借助“启安云课堂”平台,成功举办《四季乐韵——中外古典名曲品鉴》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木火老师担任主讲,吸引了线上线下近200名青年同志参与。


铭记历史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 ——江苏启安工会组织观看《731》纪录片活动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江苏启安工会于9月26日组织全体职工集中观看历史纪录片《731》。


集团公司与南通开放大学举办深层合作交流会

9月25日,集团与南通开放大学深层合作交流会在启安大厦二楼接待室举行。南通开放大学校长金卫东一行六人,集团总经理张健、总经济师樊红燕、总工程师吴东辉、金润负责人蔡艇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警企联动 筑牢安全屏障

国庆佳节将至,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集团健康稳定发展,9月23日下午,启东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会同刑侦、政服、辖区汇龙镇中心派出所等单位组成东疆蓝盾护企队,来到启安大厦开展“迎国庆·送服务·护发展”警企联动专场服务活动。


集团公司参与“一日捐”活动 募集善款近12万

近日,集团公司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的以 “汇聚点滴爱心,助力公益事业” 为主题的 “一日捐” 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发起,集团董事长批示,工会牵头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了启安人 “以人为本、回馈社会” 的企业情怀。